2011年3月8日 星期二

【影評】紀錄片中難忘的兩種風景

紀錄片中難忘的兩種風景

◎法律四 黃芝瑋

金馬影展為影迷的年度盛事,聚於黑色暗室,乘著光影一起旅行。本次金馬影展,我一共看了十部片,其中紀錄片占了四部,分別是:〈暗夜肌膚+魔怪的燃燒〉、〈狗仔教主〉、〈海夫納的兔女郎王國〉以及〈衣櫃裡的政客〉。從中選出兩部個人以為最好與最糟的兩部,寫了兩篇獨立的文字,好片讓人回味無窮,而爛片在激動之餘,也為回憶勾勒了鮮明的輪廓,啊,期待明年的金馬奇幻影展─

值得一看的紀錄片─衣櫃裡的政客
西方有一句俗諺叫做skeleton in the closet,意指人們潛藏於內心深處不可見人的秘密。有意思的是,金馬影展其中一部片子〈最後兩個大法師skeleton〉正以此為題,用詼諧惡搞的口吻訴說一胖一矮兩位「大法師」,負責到各地幫人們驅除深藏衣櫃的秘密。現在更被廣泛使用的諺語,coming out of the closet,出櫃,正是源於前述的用法,在恐懼同性戀的社會裡,同性戀宛若衣櫃裡躺著的骷髏架,不能輕易示人。而「衣櫃裡的人」,通常指將自己定義為同性戀或偏愛同性戀但也從事異性戀行為的人,如果他們的身分是政治人物,意味著什麼呢?

〈衣櫃裡的政客outrage〉紀錄美國議員被迫打開衣櫃供人民檢視的過程,衣櫃裡深藏的秘密人人心知肚明,值得反省、思考的倒是迫使政客選擇躲藏衣櫃、甚而與走出衣櫃的人為敵的根由為何。紀錄片由美國共和黨某參選議員被爆料在廁所召男妓開始,揭漏許多身處保守陣營,不遺餘力杯葛同志人權的政治人物,其實才是不願意面對自我的衣櫃裡的人。他們在保障同性戀人權的相關法案中投下一張張的反對票,並且擁有看似正常美滿的異性戀婚姻,但是他們卻難以壓抑原始裸裎的傾向與慾望,不得不在大眾眼光下過著雙重人格的生活。

掩蓋真相成全了某些利益,卻造成更多傷害,無從逃避的自我、曾經愛過或被愛的異性或同性戀人、深受箝制的同性戀者……理應珍視,卻遭自己加諸的「否定」又斷然的否定。為了捍衛同志人權、保護應受重視的社會價值觀,部落客、專欄記者、廣播人著手蒐集情報,強迫打開這些恐同情結深厚的政客的衣櫃,讓赤裸裸的真相展示於眾。

紀錄片以訪談片段為主,輔以新聞畫面、藏鏡人的自白與浮現的數據,真實與假象間隱含的惘惘威脅幾乎昭然若揭。被迫出櫃的政客中,有人依舊欲蓋彌彰,力圖粉飾太平;有人行經荊棘遍布的心路歷程,最終誠實面對已然受傷的自我、家庭與社會,投入同性戀人權運動。一如英文片名outrage,觀影過程中很難把持平靜,衝擊、困惑與憤怒如暗潮一波波湧來。政客刻意隱匿自己的私德究竟是政治責任之一環,亦或僅傷害人民政治情感而成為道德上非難事由?強迫政客出櫃的行為是否侵害政客的隱私權,亦或符合公共利益?又,如此揭露行為是否能遏止尚未出櫃的政客恐同行為?換而言之,政客杯葛部分同志法案皆是出於「政治正確」考量?同志身分的政客有沒有反對相關人權法案之可能?


喧騰的問題需要沉寂的思考,也值得更多討論。就像許多問題即是答案,而許多答案即是問題,相生相扣,真理在不可知的遠方。同性戀人權何時能平等落實亦未可知,片中的部落客、專欄記者、廣播人、同志人權推動者還會打開更多深鎖的衣櫃,漫漫長路在鏡頭外無限延展。究其根由,源於美國柢固的社會主流價值觀﹝相信婚姻乃男女之正常結合,如你我的父母一樣﹞與美國高比例的基督信仰。同性戀者遭受許多不友善的對待﹝可能失去朋友、家庭、宗教、工作,並成為暴力言論的犧牲者﹞,也少有法律作為最低限度的保障。即使近來性別平權意識高漲,同性戀漸被人們認識、了解,但是長期的異性戀霸權下,衣櫃裡的人選擇走出,仍須歷經許多矛盾與衝突,才能理解並接受自己與多數人不同之處。遑論以選票為導向的政客,走出衣櫃將意味著失去政治資格,自然選擇「政治正確化」自身,甚至不惜與有相同處境的弱勢族群對抗。
 

關乎性別人權的戰役微細卻不容忽視。社會價值觀總在時間之流中一點一滴慢慢改變,淘洗的過程中,點點礫石總會激濺出水聲。部落客與政客的爭議在片外延續,或許當所處之社會,朋友、家人、同事不因為性傾向而改變看待自己的眼光,此時眾聲喧嘩漸趨一致,且我們的衣櫃除了品味的差異外,並沒有什麼不同。

看看就好的紀錄片─〈暗夜肌膚+魔怪的燃燒〉
啜飲海尼根的啤酒,等待電影放映的空檔,魚貫走入、紛紛落座的人們,不知道有多少是搖滾樂迷呢?又有多少人是The National1Mogwai2的樂迷呢?一邊想著這些,一邊微微地有些興奮,我喜歡搖滾樂,雖然沒有整面CD牆,耳機裡也沒有太多新浪潮,但一看到與搖滾相關的電影,腦袋就彷彿保險絲無從抵禦灌注全身的強力電流,「啪!」,那也是為什麼我坐在這裡。整個電影院變成一個黑盒子,不知道前方的黑暗會幻化出什麼,待螢幕上閃現嘶嘶作響的雜音,如同拆開禮盒外層包裝紙的細碎聲響,一會兒暗夜中有影像晃動,盒子已經打開。

〈暗夜肌膚A skin, a night〉的色調晦暗,暗影的地方深邃濃密,而彩色的部分如塵埃飛揚的即景,灰濛濛的一片,顆粒粗大,模糊稀微。樂手娓娓道出成團以來的心路歷程,但大部分旁白沉靜得只剩The National流淌的樂音,在暗夜中如浮動的溪流。畫面呈現的卻是疏離又相襯的光景,鏡頭捕捉樂手聚集於專用練團室裡創作的景象,偌大的空間散放著各式樂器,耳機、筆電、塗抹的字跡,甚至以近距離拍攝樂手專注的眼神以及肌膚,音樂的浪潮正是由這些舞台上無法窺見的細微之處,一點一滴蘊含而成。片段錯落之間,導演VincentMoon大量運用不斷飛逝的動景─紐約燈火通明的大樓、灰藍的天際、沒有盡頭的電線、無限延伸的鐵軌……,間或夾雜單格顯影─路燈、厚重的雲層,構圖隱含獨樹一格的美學,也像是樂手內心的風景、流動的意識,又或者是樂音拼湊、刻意營造的稀糊氛圍。

魔怪的燃燒burning〉取材於Mogwai樂團於2009年布魯克林的三場演出,全片黑白色調,大量的近距離拍攝鼓棒落下、手指撥弄吉他絃或遊走琴鍵、樂手們隨樂音搖晃、樂迷耽溺的擺動,間或演唱會附近的街景與人群、代表Mogwai站立黑色人影的圖像。彷彿參與一場live演出之遠距連線,只剩滿室音浪與晃動的影像,全無旁白,呼應Mogwai此一純演奏的後搖樂團,他們的語言是層次跌宕、綿密細緻的音符。

Vincent Moon是法國新銳的影像工作者,與獨立樂界甚有淵源,獨特的鏡頭美學使得許多樂團指定為紀錄片的掌鏡人。堆砌的畫面的營造一種獨特的美感,引人進入一個充滿細碎的呢喃、潮濕的陰鬱、溫熱的人文、咬過的筆桿與指甲……的世界,安靜實則激烈深邃。不過這樣的深意容易接收,卻不易參透,宛若「巨幅MVlive演出超過300秒」的紀錄片,缺少一般紀錄片以解構事件各面向、提出新穎思考觀點為訴求,反而是一連串毫無敘事的空洞影像,如此實驗性的手法,使得觀影的感受並不舒服,像是被人強壓至裝滿威士忌的酒桶裡,咕嚕咕嚕飲進色澤深厚濃醇的液體,一時之間頭暈目眩、焦躁難挨,甚至得按捺直衝腦門的陣陣酒氣。

或許趁著耳朵漲滿音潮之際順勢睡去,浪費而不失一種奢侈。不知怎地,油生想吃一盤大學口的臭豆腐,以前聽完live house一定要在無人的深夜裡吃上一盤。不知道其他樂迷感受如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