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2日 星期日

【劇評】Tanzt,tanzt sonst sind wir verlorden-碧娜‧鮑許,最清醒的夢遊者

Tanzt,tanzt sonst sind wir verlorden-碧娜鮑許,最清醒的夢遊者
◎中文二 許楚君

《康乃馨》
1997年,碧娜鮑許的八千朵康乃馨在國家戲劇院盛開,與她的烏帕塔舞蹈劇場在台灣首次演出《康乃馨》(Nelken,1982),以她直迫人心的舞蹈張力與獨樹一格的劇場形式震撼台灣觀眾。
2001年,烏帕塔又帶來《交際場》(Kantakthof,1978),舞作中以日常動作刻劃人際的碰撞與疏離,回歸肢體語言傳遞情感的本質,演出後獲得熱烈迴響。
2007年,鮑許晚期城市系列作品中的《熱情馬祖卡》(Masurca Fogo,1998)輕鬆愉悅的氛圍,又再一次讓台灣觀眾驚艷,並掀起碧娜鮑許的熱潮,然而這卻是鮑許最後一次來到台灣。20096月,在被診斷出罹患癌症的五天後,碧娜鮑許於因其舞蹈而成為傳奇城鎮的烏帕塔逝世,享年68歲。
除了幾次來到台灣的因緣,鮑許亦為台灣舞蹈界帶來深遠的影響。林懷民因鮑許舞蹈風格的啟發,在《水月》之後捨棄了傳統的敘事形式,由《白蛇傳》這樣具連貫情節的創作轉為純粹的舞蹈,舞作《春之祭》中的日常服裝與生活面,亦得自鮑許。新生代編舞家中,伍國柱與賴翠霜皆曾至鮑許展開編舞生涯的福克旺舞蹈學院學習,賴翠霜甚至參與《春之祭》的演出。經過鮑許特殊舞蹈風格的洗禮,從兩人的作品都可以看見鮑許作品中對於現實生活的批判精神:伍國柱《斷章》以強烈的肢體語言呈現人與群體的衝突、賴翠霜的《變形蟲》誇大日常習見的場景以刻畫人性,這些特色皆能見於鮑許的「舞蹈劇場」(Tanztheater)
碧娜鮑許(1940-2009)
碧娜鮑許舞作以其被歸類為新表現主義(neo-expressionist)的舞蹈劇場著稱。除了多元而富獨創性的劇場形式,鮑許的舞蹈劇場包含了內在與其他編舞家不同的特性,亦即舞作中難以忽略的「真實」。
由於曾於福克旺習舞、編舞,碧娜受到當時主持福克旺舞蹈學院的庫特尤思(Kurt Joose)的影響,承襲1920年代由魯道夫拉邦所建構的表現主義舞蹈,更進一步推升其批判精神與舞蹈劇場形式。
興起於德國的表現主義舞蹈,相較於講究形式的結構主義,於人情有更多的著墨,同時寓含了對社會現象的反思與批判。雖然鮑許的舞蹈總是表現內在的深層情感,卻並非只是耽溺於個人情緒,而是對於現實生活有所回應。含藏了戰後所有德國人必須面對,關於權力、關於人際的諸多命題,碧娜鮑許的作品不同於美國的現代舞,並非為舞蹈而舞蹈,由「動作」出發,而是先由「問題」著手,甩脫傳統芭蕾舞動作的美感目的與其對動作技巧的講究,轉而發堀動作中蘊含的情感。鮑許所關注的並非人「如何動」,而是人「為何而動」,相較於結構主義所強調的表現形式,鮑許更關心的,是形式背後的意圖。這樣的創作模式根源於鮑許於福克旺舞蹈學校所接受的教育,福克旺鼓勵學生由舞蹈中找到自我,並發展出屬於自己的舞蹈形式,這樣向內探索的創作手法,使得鮑許的舞蹈呈現出更為自由卻也更為深層的特質,源自於舞者內在的情緒,由內而外的以肢體表現舞者實際經歷的情感,而非將編定的舞碼「表演」出來。在編舞、排舞時,鮑許不給舞者答案,卻丟出一連串的問題,許多問題甚至觸及舞者心中最深層、最隱密的部分,使舞者感到痛苦、困擾,甚至有許多舞者無法承受這樣長期的「掏心掏肺」,終於離開舞團。然而這些問題卻挖掘出最真實的心理狀態,從而以真實面的殘酷撞擊觀眾,使觀眾感受到共鳴的同時更自內在深刻的感覺到疼痛。


在編舞過程中鮑許丟出的問題與舞者的回應多半片段而零碎,然而她總能將舞者在過程中丟出的散亂碎片羅織出一整部完整而圓足的作品。雖是如此,在她的舞作中仍難看見具體的組織結構,她的作品並非依循傳統的線性敘事邏輯,而是以蒙太奇(montage)與拼貼(collage)手法串聯每一個畫面,而這些看似無關的片段之間,其實都隱約有無形的連結,且指向同一個核心,因此觀眾總能被幾個片段觸動相似的情感,卻難以察覺這樣巧妙的結構。
鮑許拋捨傳統舞蹈中的架構,將舞作推展至最本質的樣貌,追求情緒最自然的表達;並且借取美國後現代舞蹈中的一些新技巧--拼貼、重複(repitition)與日常動作(pedestrian movement)融入舞蹈中,但並不只是將這些新的技巧「置放」在舞者身上,不將舞者視為一種藝術素材,而是還原舞者的個人特質,讓舞者以身體語言表現人類情感經驗。舞作《藍鬍子》(Bluebeard,1977)題材本身雖然具有故事情節,但鮑許卻抽離所有情節,用主角藍鬍子反覆播放歌劇Duke Bluebeard’s Castle 指喻他內心的狂暴,甚至與舞台上的各個角色互動,以表現角色間的關係。舞作中的一幕是藍鬍子的現任妻子在發現藍鬍子的祕密後不斷的以手撫摸他的身體與臉頰,又反覆被藍鬍子暴烈的推開,這樣的動作不斷重複,同時加快速度,將張力推升至極致,使觀眾為女舞者危墜處境感到不安的同時,能感覺到角色之間痛苦的關係與他們內心的絕望。這種抽離情節的表現形式,不僅開啟角色內在情感的面向,更超越了藍鬍子的文本,成為男女關係的隱喻。鮑許也常以各種不同的動作入舞,各種生活中的動作都可以成為舞作中的表現手法,在初與烏帕塔現任的藝術總監多明尼克梅希(Dominique Mercy)合作時,兩人便由咳嗽發想,編了一段「咳嗽舞」。然而,這些「反舞蹈」的日常動作其實都奠基於舞者們厚實的芭蕾根柢,因此舞者們在舞台上「光是站立,身體就已經在說話」(古名伸語)
鮑許的舞作突破劇場與舞蹈的界線,舞者能在舞作中開口說話,甚至與觀眾對話。談及如此編舞的動機,鮑許並不提出什麼冠冕堂皇的理由,只是淡淡地說,因為有些想法用舞蹈說不清楚,因此只好用語言表達。如此自然的在舞蹈中插入對話,甚至與台下觀眾互動:直瞪著觀眾、分送食物、走下台與關分享家族照片…..,皆泯除精心構設的舞台與黑暗中無名觀眾的距離,使得舞台的邊界變得模糊,觀眾與表演者也真正的處於同一個時空。至於鮑許舞作的音樂與舞台設計,則時常融匯各種不同的元素,所採取的素材也毫不設限。不管是《春之祭》(Rite of Spring)鋪滿舞台的泥土、《水》中全舞台的投影與揭開白色布幕後的棕梠樹、《穆勒咖啡館》(Café Müller)擺滿舞台的椅子、《康乃馨》台上驚人的整片紅花、《帕勒慕,帕勒慕》(Palermo Palermo)中傾倒的高牆……鮑許的舞台上永遠充滿讓人意想不到的巧妙設計,而這些積水、椅子、花朵在舞台上構成的障礙,也讓舞者的高度技巧形成更強烈的張力。鮑許所採用的音樂,可以是普賽爾(Henry Purcell)的歌劇、可以是探戈、可以是巴西的Basanova,還可以是台灣作曲家劉季陵為《三橘之戀》所作的曲子,這些風格迥異的音樂都能在鮑許的同一部舞作裡完美結合,全不突兀。鮑許可說將拼貼技巧發揮得淋漓盡致,當這些拆開陳列便毫不協調的元素,甚至舞團中身材比例參差、來自18個國家的舞者一起出現在鮑許的舞台上,皆不可思議的交相共融,顯得流暢甚至是理所當然。
碧娜鮑許對現代舞團的諸多開創,影響了今日的許多現代舞蹈家,而其中最受矚目者,當屬德國的莎夏瓦茲(Sasha Waltz)。在阿姆斯特丹與美國學舞歸國後,莎夏創作了一系列情感強烈的舞作,並將其歸於鮑許的直接影響。她的舞作中採用日常熟習的空間場域,也以蒙太奇與拼貼手法連綴整部舞作,皆承襲自鮑許的舞蹈劇場風格。作為當代最有影響力的現代舞大師,鮑許引領烏帕塔舞蹈劇場創造出許多經典舞作,因此也有人質疑,碧娜逝去後,烏帕塔將何去何從?
前年夏天碧娜走後,多明尼克梅希接手藝術總監,與舞團的另一位藝術總監羅伯史登(Robert Sturn)共同擔負傳承烏帕塔舞蹈劇場的重任。這兩位藝術總監在碧娜鮑許生前便與其合作無間,梅希更是鮑許長年的老戰友,在鮑許親自演出,最具抒情性及詩意的作品《穆勒咖啡館》中,與妻子瑪露艾朵拉重複擁抱、墜落的場景,便是他經典的演出之一,兩人的女兒Thusnelda甚至也是烏帕塔的一員。史登則因協助鮑許為布達佩斯創作的《草原國度》(Wiesenland),後又由鮑許邀請而進入舞團擔任助理工作,舞團的行政事務、內外部的溝通、排練過程的拍攝都由史登負責。這兩位藝術總監延續鮑許作品,帶領舞團繼續在世界各地巡演,我們也因此得以幸運的在鮑許過世之後由今年春天來到台灣的《水》領受大師的魅力。

《水》
「因為悲傷,所以我跳舞」碧娜鮑許為自己的舞蹈生涯下了這樣的註解。承繼德國戰後以來的集體創痛,加之以鮑許自身纖細敏感的詩人特質,我們總能在鮑許的作品中看見對於情感最敏銳的體察,即使是《熱情馬祖卡》或《水》這樣歡愉明亮的作品,在最細微處也能嗅見一絲傷感的意味。鮑許作品雖然飽富批判性,其中卻存在更多的對於世界最溫柔的察照,她以夢境般的語彙說解人的悲傷、世界的殘酷,即使她的舞蹈在當下使人感到刺痛,但在刺痛褪去之後,卻留下諒解的柔軟與溫度。碧娜鮑許向人類內心共通的情感經驗挖掘,不斷的尋找、探問,因此她跳舞,也因此所有與她一起舞蹈、看著她舞蹈的人們,都在恍惚的夢境照見真實,而不致迷失。
Reference
Royd Climenhaga .2009.Pina Bausch. Routledge
古名伸等.2007.《碧娜.鮑許為世界起舞》.台北市: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表演藝術雜誌》No.200(再見,碧娜) .台北市: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表演藝術雜誌》No.219(後碧娜時代) .台北市:國立中正文化中心

圖片來源:
http://www.pina-bausch.de/en/pina_bausch/index.php?text=lang
http://www.nytimes.com/slideshow/2009/06/30/arts/20090630_PINA_SLIDESHOW_index.html
http://www.pina-bausch.de/en/pieces/agua.php  
http://www.nytimes.com/slideshow/2009/06/30/arts/20090630_PINA_SLIDESHOW_10.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