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白先勇及其時代
◎歷史一 林孟潔
關於寂寞及青春的描述我們已經太過熟悉,從未央歌到擊壤歌,從迷路的詩到地下鄉愁藍調,從不同時代所經歷過的青春形式,終至共同的寂寞感受。有時候如有可能,或者當我們真實的處在孑然一人極度孤獨的情境裡,有沒有那麼一種方式得以提供我們去體會、去感受、去經歷,不同種處境年代身分角色底下,各自深陷貌似不同但本質上卻確確實實相同的寂寞呢?
答案是肯定的。
身為讀者,我們得以窺伺並融入白先勇小說裡那種幽微,精準,深刻入裡的,關於青春與寂寞的描述。艾略特曾說過,一個現代詩人過了二十五歲,如果想繼續寫作,非擁有一種「歷史感」(the historical sense)不可。而白先勇也是在二十五歲左右的年紀上前往美國,其後的作品表現風格始被一種「歷史感」所佔有,開始分界出其早期與後來作品上的差異。白先勇早期的小說可略分為兩類:一類是或多或少憑藉自己切身經驗改頭換面所寫成的小說:如〈寂寞的十七歲〉、〈金大奶奶〉、〈玉卿嫂〉、〈我們看菊花去〉等;第二類則以幻想(fantasy)的成分較重,如〈青春〉、〈月夢〉、〈藏在褲袋裡的手〉等。總體而言,早期白先勇的寫作風格較注重個人好惡、偏愛刻畫精神面貌上和作者相近似的人物的作風。白先勇擅長於對細節、心境的描寫與情境的營造,其用字更具有極高的識別度,可以讓人一眼就看出文本為其作品。而綜觀白先勇小說,其中不斷重複觸及的核心主題便是寂寞。關於寂寞。從〈寂寞的十七歲裡〉讀者可以深深的體會到那種被置入一個看似熟悉卻無比陌生場域的悲涼,以及被迫與為一一個得以依賴角色漸行漸遠的孤寂。這一切所隱喻的便是寂寞本身。青春本身。一個關於十七歲少年的孤獨。一種關於我們、關於青春,共同並且永恆的寂寞感受。
再從白先勇的背景來綜觀其文學藝術成就高度之造就的可能性。白先勇這一代的作家,尤其是當年於台大外文系共同創辦《現代文學》的這群寫作者,不僅接受過嚴謹的西洋文學訓練以及其所繼承而下的傳統,也同時嚮往著傳統中國所固有的種種文化,養成一種尊重傳統而偏向保守的氣質,卻也在表達現實及文學創作上面力求創新與突破,融入二十世紀眾多西方作家的作品表現手法及技巧,於中文寫作與文化繼承的意識中。其意義正如1960年3月《現代文學》發刊詞中所描述:
我們感於舊有的藝術形式和風格不足以表現我們作為現代人的藝術情感。所以,我們決定試驗,摸索和創造新的藝術形式和風格。我們尊重傳統,但我們不必模仿傳統或激烈的廢除傳統。不過為了需要,我們可能做一些「破壞的建設工作(Constructive Destruction)」
解構後再重新進行建構,藉由文學表現出現代性中的疏離感、孤獨感與陌生感,便是共同創辦《現代文學》者曾經所做過的。
白先勇和張愛玲一樣,不愛用年「輕」而愛用年「青」,如果說年少所擁有並非輕狂而是另外一種形式的青春,而《現代文學》的誕生便是那一輩寫作者青春逐漸成形的場域。從毫無名氣可言一群依憑著對文學的熱情而燃燒的外文系學生,從初始的短篇開始行筆,至終成為台灣文學史上不可或缺的一個個重要印記。縱使過程中艱難抵抗著現實的磨練與經費問題,但這無非是一種理想主義的實踐,從孤單並不特別有信心的寫作個體到整個寫作場域的培植,吸引了一篇篇手法新穎、觀念前衛的寫作者創造出此一時代文學之最,文學成為那個時代知識份子溝通與共同認知的一種表達形式,一種生活方式。那樣純粹的青春在字句裡淺緩的浮出,一點一滴,去蕪存菁,收集了那個時代的聲音、味道、氣息,那些小說中敘述的主角和寫作者們意識擦身而過的瞬間,社會的樣貌,世代的氛圍,無論經過多少時間流逝的淘洗,仍然確切而完好的保存在那裡,毫無毀損,純度依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