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8日 星期三

【書評】《現代文學》的出走與回歸:學術界明星群像之一── 李歐梵

《現代文學》的出走與回歸:學術界明星群像之一──李歐梵

◎外文四 金仁皓
   
     《現代文學》,這份承先啟後的文學刊物,除了譯介、創作之外,亦培養了一群日後享譽海內外的文學研究學者,包含了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國立新加坡大學等大學專攻中西比較文學及翻譯學的劉紹銘;曾任教於加州大學聖地亞哥校區比較文學系,曾名列「台灣十大傑出詩人」,近日轉向比較文學、美學和文化哲學研究的葉維廉;以及九十八學年度下學期於本校台灣文學研究所任講座教授,兼為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組院士的李歐梵──而這三位優秀學者,恰好也都正是《現文》創刊時期十二位編輯中的一份子。本文將聚焦於目前在學界相對較為活躍的李歐梵先生,介紹他的生平、學術專長、學術領域、及學術成就,旁及李先生近年來對於文化研究與文化批評的嶄新關注,和他由《現文》草創期主力轉向文學與文化研究之事實,對於《現文》及其所在場域之意義。



       李歐梵,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講座教授(已退休),先後任教於達特茅斯學院、普林斯頓大學、印地安那大學、芝加哥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及哈佛大學。一九三九年生於河南太康,後舉家遷至台灣,就讀於國立新竹高級中學、國立台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與白先勇、王文興、歐陽子(洪智惠)、陳若曦(秀美)、劉紹銘、葉維廉等人同班),師從葉慶炳、朱立民、夏濟安、黃瓊玖等。大學畢業後負笈美國芝加哥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因志趣不合轉至哈佛大學,專攻中國近代思想史、中國現代文學與文化,師從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史華慈(Benjamin Schwartz)。一九六四年得碩士,一九七年得博士學位,其論文《中國現代作家的浪漫一代》(The Romantic Generation of Modern Chinese Writers)一出手輒震撼學界,儼然成為早期中國五四文學研究典範論著。


       (《我的哈佛歲月》書影,圖為人民文學出版社版本)

       李歐梵先生自謂一個狐狸學者,在《徘徊在現代與後現代之間》這本著作中,他是這樣解釋的:「我的說法是,刺蝟型的人只相信一個系統,狐狸型的人不相信任何系統,比較懷疑。也就是說我不願意做一代大師,能自以為然地講出一套一套的。」雖是這麼說,他卻能安於佇立在各項人文學科的邊緣位置,以遊戲人間的姿態批判學界的種種主流與中心論述,從不重複自己的「風格」。受到恩師史華慈的啟蒙,他甚至獨創了屬於自己的一套「狐狸式思維」,見於《我的哈佛歲月》第五章:「他(史華慈)從來不相信任何系統,或一種獨一無二的思想標準。他非常懷疑,懷疑那種系統的可讀性,或者某種系統放之四海而皆準……也許(這個想法)不能用「框架」這個約束的字眼,而應該用「脈絡」這個意義更廣的字眼,它至少有兩層涵意:一是思想背後的歷史與文化環境(包括思想家),一是某種思想和同一時空或不同時空中的其他思想間所構成的關係。史華慈教授往往兼顧這兩個層面,所以他的學問也博大精深,然而乍聽之下卻似乎雜亂無章,竟無頭緒……()多年來把它作為我個人教學的「商標」,甚至有時故意把想法打亂,搞得更複雜,以刺激更深一層的思想探討。」筆者有幸旁聽了一學期李歐梵先生的課,對他爐火純青的教學功力及「狐狸式」方法論,只有嘆為觀止。

                                   

   (《鐵屋中的吶喊:魯迅研究》書影,三聯出版 )

    早年,他以對五四文人的浪漫傳統及「現代性」、「後現代」思潮的探討一舉成名,著有《鐵屋中的吶喊:魯迅研究》,除了是本向夏氏兄弟(夏濟安、夏志清)的中國文學研究脈絡致敬的書外,它還開啟了魯迅研究的新路向。除此之外,李歐梵先生對中國文學研究的另一大貢獻是,重新介紹及定位了施蟄存、穆時英,和劉吶鷗等新感覺派作家的頹廢美學及他們的時代性實驗精神。一九九九年,一本《上海摩登──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 1930-1945》,在精細地勾勒了對上海現代性的深邃探索之餘,更是在世紀末猛然引爆上海城市研究的熱潮──然而他在《中國現代文學與現代性十講》的自序裡,卻以「無意中應和了當下上海越演越烈的懷舊浪潮」雲淡風輕地帶過自己殊越的成就。令人欽佩的是,李歐梵先生退而不休的精神無言地展現在他近年來對文化評論的著力,關於音樂(《交響:音樂札記》、《音樂的往事追憶》、《音樂的遐思》)、城市(《都市漫遊者:文化觀察》)、隨筆(《又一城狂想曲》、《清水灣畔的臆語》)、電影(《睇色,戒——文學.電影.歷史》、《自己的空間:我的觀影自傳》)、建築(《人文文本》)、甚至小說創作(《范柳原懺情錄》)等,無所不包──雖他不願做「一代大師」,對於各種「雜學」的兼才(Versatility)卻也讓他豁免不了這實至名歸的名號。
    從屬於現代主義的《現代文學》開始,到打破一切權威、解構一切價值的後現代,李歐梵先生堅定不移的學術研究腳步幾乎走遍了當代人文學研究的園地。身為《現代文學》創社的一員,他雖然極早就走了截然不同的一條道路,自赴美深造後即和《現代文學》無實質上的連繫,他在情感上卻從沒忘記過《現代文學》,始終扮演著忠誠的「敲邊鼓」角色。李歐梵先生在學術上求新求變的實踐,冥冥之中更證成了劉紹銘先生在《現代文學》發刊詞裡所說的這段話:「我們尊重傳統,但我們不必模倣傳統或激烈的廢除傳統。不過為了需要,我們可能做一些「破壞的建設工作」(Constructive Destruction)。」李歐梵先生近年來在文化研究中湧現的靈感及真知,正是奠基於他早年對中國近現代文學研究的深厚根柢。作為文化的建構者,西學起家的他竟多了一種純粹屬於東方的,兼容與氣度。

關鍵詞:文化研究
Cultural Studies, Interdisciplinary field concerned with the role of social institutions in the shaping of culture. (拙譯:於文化的塑造中,涉及社會制度角色的跨學科領域。) Originally identified with the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founded 1964) and with such scholars as Richard Hoggart, Stuart Hall, and Raymond Williams, today cultural studies is recognized as a discipline or area of concentration in many academic institutions and has had broad influence in sociology, anthropology, historiography, literary criticism, philosophy, and art criticism. (拙譯:今日,文化研究被視作一個集中的學門或領域,在社會學、人類學、史學、文學批評、哲學、及藝術批評方面有廣泛影響。) Among its central concerns are the place of race (or ethnicity), class, and gender in the production of cultural knowledge.         (From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爆卦區:過平常日子
李歐梵先生和其妻李玉瑩(子玉)之結褵,堪稱當代文學學術界之一佳話。白先勇先生言:「李歐梵與李玉瑩結為夫婦其間過程其實非常曲折,極富傳奇色彩,是《半生緣》加上〈傾城之戀〉。」兩人起先是在芝加哥大學結緣,李歐梵與李玉瑩之丈夫鄧文正是師兄弟關係,三人輒半開玩笑地以師兄弟/妹戲稱彼此。李歐梵因為李玉瑩絕佳的廚藝而竟在鄧家搭伙五年,每日都要吃得杯盤狼藉始能盡興。後鄧家先李歐梵回轉香港,李歐梵也與聶華苓之女成婚,兩家十餘年沒有聯絡。後在香港重逢之時,彼此皆遭家變,至此才驀然驚覺眼前竟是夢中人,熱戀一年多後甜蜜成婚。兩人在成婚後不久,便將彼此熱戀時期的魚雁往返編著成《過平常日子》一書,這般掌故羨煞不少師友,著實是現代「兩地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