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20日 星期日

【書評】後人類時代x後文明光景(一)


後人類時代x後文明光景(一) 

◎ 政治二 徐亦甫
Paul Klee, Spiral Flowers


  這似乎又是一個祖師奶奶賞飯吃的故事,但必不僅如此。張愛玲在《花凋》裡面如是說:「碩大無朋的自身和這腐爛而美麗的世界,兩個尸首背對背拴在一起,你墜著我,我墜著你,往下沉。」這意象也許堪稱整個十九世紀末以後,華文創作中病體呢喃與崩世光景的原型。上個世紀末時,則有朱天心預言過「這是頹廢的年代,這是預言的年代。」,文明隳毀而父權崩解,唯有倚仗眼、耳、鼻、舌、身的女體得以降巫書寫,在城市消費文明中自在舞動,嗅聞麝香燃骨、眼觀世音耳聞色,捕捉晚期資本主義社會的 一切訊息;或者因性傾向與病體所以決斷生育之路的男同性戀者,則成為當代新生的「全然孤絕者」,在本質上被否定了延續的可能,首度漫步在無伴的文明荒原 上,無意義因而也無限制的隨意拼貼理論與現象之千高原,將一切地景與骨脈切割焊接,打造為自己送葬的我愛羅砂縛柩,追求那樣詩意的崩壞,波赫士式的預知死亡紀事。不論是女體或者同性戀,朱或許都在嘗試描繪「資本主義-現代理性-異性戀」三位一體文化霸權所主宰的當代社會,面臨崩解或崩解後的人類面孔。


  於是這樣頹廢而冷笑的張派書寫傳統,似乎就透過朱天文之筆尖亂舞持續降靈世間,一場百年的世紀末頹廢。一九九四年的這場「爆炸」,必然轟炸了整個台北盆地。駱以軍說:「他 們如此讚歎,我那時在陽明山,讀了,整個人呆了。只覺光爆使目眥俱裂,整個地磚都沸跳她書頁裡潑灑出來的,不可能的,顏色週期表。我記得我繞室疾走,無法 平息那種盛大與哀感;預先將所有未來華文小說書寫,所有文字的光華和氣味全抽乾真空的恐怖。我讀完《荒人手記》之後的很長時日,無法下筆,一下筆便覺如撈 渣。」或者是扉頁那些王德威、夏志清、楊佳嫻、騷夏、陳雪、鯨向海、馬世芳的回顧讚嘆。想必那是那樣一場核爆,燃燒了一切人類得以竊居的有氧空間,讓真空的爆裂聲震撼整個小島,讓這些當初求學日後晉身青壯寫手的作家,皆因缺氧而狂亂通靈。

   而只要晚期資本主義沒有改變,這樣的崩世光景之焦慮就不會改變。當關於現代文明中的焦慮書寫,在駱出道以後,那樣貪婪、畫面黑白閃爍蒙太奇而意義濃郁的 寫作方式就引起眾人的目光,那個當年自嘆撈渣的作家,成為日後他人喟嘆的原因。駱精巧的後現代式筆法正好搭上了世紀末的流行,但他不以此為足。告別張大 春,離開夜闇酒館的駱,成為那樣一個「認認真真悲傷的寫作者」。 但這卻恐怕不是眾人常讀到的駱以軍。運屍人/詩人的身影總是既獵奇卻又滑稽,那樣一個在深夜推著輪椅運送顫流屍水的母體前往醫院捐器官的畫面。駱的文字就 像是一場場核彈試爆,或者是邪惡科學家與國家機器交合之伊波拉病毒。所有的讀者必然在閱讀後無可避免地感染這種駱式語法,下筆皆駱調:一如《西夏旅館》之 畫面繁複如攝像,意念如抽吸迷幻藥物共感之跳躍,小丑在舞台上跌倒自嘲,粗鄙的調弄一切黃色或黑色笑話。意義虛無而閱讀趣味十足,彷彿這些寫作本身就已構 成寫作意義。但駱的這些苦哈哈嘻笑,看似跳躍的視角書寫,還有失焦的敘事方式,卻得要在翻面之後才能發現:這些針腳盡皆圍繞著一幀法像莊嚴的落淚耶穌。儘 管無數的青年寫手都被這樣的奇淫技巧所眩惑,複製同屬於經驗匱乏者不得不走上的外道邪法,不自覺地如惡靈古堡之殭屍一般頹行,重口味而舐血噬肉。但駱的作 品畢竟關照著現代主義式的寫作關懷:叩問人的孤獨文明的崩解

   在《遣悲懷》與《我未來次子關於我的回憶》中,這兩個主題也許最為清晰。《遣悲懷》中駱絮絮叨叨的向故世的邱妙津傳書,雜揉了紀德式的跨性別情慾狂亂, 還有元稹的古典生死美學: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每一個個人都無法穿透那些屬於性別、性傾向、生命經驗的隔閡,或甚至是注定個人之間必定無法相 互瞭解的「發光的房間」: 我們或許可以在黑暗中窺視那房間內的一舉一動,甚至是自瀆為樂。但我們始終無法穿透,無法走進那個房間,向「直子的黑暗之心」呢喃,去追求生命之圓滿、個 體間的完全理解。這樣的焦慮隨著城市奇觀日漸驚人,也就益加堅固:賽博空間、論述高原、知識範像、資訊光網、城市規模之崩解與巨型化,個人與個人之間的距 離似乎也就越遙遠。人類被迫往後人類進/退化的「最終史詩」似乎已然開啟序幕。



   在《次子回憶》中,駱始終關照那樣一個「時間無法延續意志」的憂傷,那樣一個自版詩集《棄的故事》中的文學命題:誕生於郊外巨人腳印的「棄」,注定成為 書寫與文明的開始;與母體女膣在出生時的吻別,注定成為所有行動者孤獨的開始,也是文學之所可能的烙印。駱用三十五篇懺情書定義了「未來文明之隳壞」,而 讓人顫抖的,恐怕是駱屢次向次子進行的「預知文明隳壞紀事」,宣告文明崩毀之圖像、隱喻。隳壞之文明。而那個崩世光景卻恐怕不是廢墟,而是一個繁複如聖母百花、歪斜錯亂的米開朗基羅《聖殤》之「佛羅倫斯之境」, 那樣一個中古城國的現代主義解讀。或者是未亡人手上一抔無法歸國的殉職將士精液,那樣真實時事卻又無比精準殘酷的運屍意象,生命無可延續之孤獨。書中的次 子注定在過往的書報中遍尋不著任何一個足可象徵「文明全景陷落」的時刻,也註定無法在幼時家庭以外的記憶中喚醒任何真真切切的悲傷。因為這一切的文明荒原 本就是由無數繁複織就的美景所構成,駭客任務裏失落城市之上鳥瞰裂縫中無數相同人體電池所構成的光海唐卡,只待被大手一抹而終結;都市文明本身便成奇觀: 沙林毒氣、世貿事件便已預示了真實生活之超現實化。又怎麼能讓人不焦慮呢?



圖片出處:
https://picasaweb.google.com/Ldixon/PaulKlee#
http://www.duku.cn/books/80.aspx 
http://www.sudu.cc/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INA10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