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而
指揮:瓦薩里(Tamas Vasary)
小提琴:沙巴迪(Vilmos Szabadi)
樂團:匈牙利國家廣播交響樂團
曲目:柴可夫斯基:羅密歐與茱麗葉幻想序曲、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五號交響曲
安可:柴可夫斯基第五號交響曲第三樂章、布拉姆斯第一、五號匈牙利狂想曲
這場音樂會是匈牙利國家廣播交響樂團於台灣演出的第二場音樂會,有別於前一天的東歐以及德國曲目,今天則全部安排俄國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作品。除了許多聽眾耳熟能詳的小提琴協奏曲以外,開場也安排了極具份量的羅密歐與茱麗葉幻想序曲,下半場則是柴氏的第五號交響曲。
今天的演出讓筆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匈牙利樂團有別於德奧樂團的音色。弦樂的部分,團員的弓均靠指板較近,有別於弓靠近琴橋的音色較為陽剛,也較具穿透力;靠近指板的音色較為溫潤、暗沉、優美。搭配著弦樂,木管以及法國號的音色也較為溫暖。這樣的音色使得協奏曲時獨奏不需要太過擔心音量的問題,可以自在的表現。今晚的獨奏沙巴迪同樣是來自匈牙利的獨奏家,這樣的組合使獨奏和樂團的音色相當的一致,但在瓦薩里的控制之下,樂團的音量又不至於掩蓋獨奏,在樂團與獨奏的音量平衡上這是一次相當成功的演出。在獨奏個別詮釋的方面,在某些段落,如第一樂章即將接近樂團間奏前的炫技段落,可能是刻意為了增加張力,右手施加了過多的壓力,使聲音有壓迫感,也影響了音準,其餘大部分的樂段表現的則是中規中矩。協奏曲結束後沙巴迪還演奏了兩首巴哈作為答謝觀眾支持的回禮。
弦樂、木管以及法國號溫潤的音色將今晚曲目抒情的片段奏的優美動人;相對的在張力十足的段落,例如交響曲第四樂章以及序曲中「戰爭」的主題低音銅管充滿爆發力的聲音強勢的占據了觀眾的聽覺神經。負責調和低音銅管以及其他聲部之間平衡的工作則由小號擔任。小號在協奏曲第一樂章樂團間奏時可以吹奏較暗沉的音色以及穩定的節奏稱職地陪襯旋律,在序曲以及交響曲第四樂章的主旋律時又能搭配低音銅管吹出宏亮且充滿金屬光澤的音色,兩位小號演奏家豐富的音色變化為整個樂團提供了畫龍點睛的效果。
在指揮的詮釋方面,瓦薩里展現了高度對樂曲速度以及樂團的掌握能力。在最後一首安可第五號匈牙利狂想曲的中段,幾十位弦樂演奏家整齊劃一的在一弓之內做出大幅的力度變化;彈性速度的段落樂團也能夠亦步亦趨的跟著瓦薩里的速度,在在顯示了瓦薩里和樂團之間長年的信任以及默契。可議的是在這樣指揮對樂團的高度掌握下,是否壓縮了樂團發揮的空間?例如交響曲第二樂章的法國號獨奏片段,在瓦薩里偏快的速度之下,並沒有給法國號首席足夠的表現空間,該段獨奏的聲音美則美矣,但如果給法國號首席更多速度的空間也許能夠將這段旋律吹的更加從容不迫?第四樂章最後不斷加速的尾奏,固然奏的火花四射,但如果能夠更加放手讓樂團更加豪邁的衝刺,結束前再回到指揮的掌控之中,也許更能為音樂增添一份張力?但整體而言,今晚的演出在觀眾如癡如醉的歡呼聲中,些許的不完美都是瑕不掩瑜吧!
這場音樂會也是今年度的萬海慈善音樂會,指揮謝幕時刻意安排了兩位身心障礙的兒童上場獻花,音樂會結束後步出音樂廳時所有的工作人員更是一字排開在音樂廳一樓的樓梯口向每一位觀眾致意,顯見主辦單位的用心與誠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