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克《Music─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書評
◎樂學所
王敏而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是由英國牛津大學所出版的一系列通識讀本,內容包羅萬象,舉凡藝術、人文、哲學思潮、重要思想家,乃至自然科學、生物醫學等等的領域,均邀請該領域中的頂尖學者針對一般大學生以及社會大眾撰寫篇幅短小的通識讀本。這一系列書籍篇幅雖然短小,但簡潔扼要的點出各領域當前的研究現況以及未來的可能發展。目前在音樂相關領域已經出版的有《World Music》、《Folk Music》、《Film Music》、《Blues》,以及這本由英國音樂學巨擘尼可拉斯‧庫克(Nicolas
Cook)所執筆的《Music》。
庫克在《音樂》一書中呈現了當前西方社會看待「音樂」的方式,並論述了這種概念的成因,接著提出批判;最後提出往後的音樂學研究應該注重音樂對人而言所具備的意義。
過往音樂學的研究以樂譜為對象,以分析作品為目的的學術觀點形成始於十九世紀的貝多芬神話。在資本主義的社會脈絡及商業模式中,失聰後的貝多芬將自己的作品包裝成「作曲家發自內心世界的聲音」。接觸貝多芬的作品,聽眾能夠得到的不只是感官的體驗,而是跟偉大心靈的直接接觸。在當時音樂最主要的傳播媒介為樂譜,故為了能夠最直接的接觸偉大的心靈,一定要找到貝多芬最原初的樂譜手稿及得到貝多芬授權的出版商,如此得到的樂譜以及演出的結果才是最真實、最偉大,最具「原真性」的音樂。這樣追求「真實的音樂」的氛圍從十九世紀開始,其影響直到現代。然則從十九世紀末開始的一連串科技、社會運作的變革,改變了音樂的載體及傳播方式,進一步改變了人思考音樂的方式。藉由不同媒體形是對音樂傳播造成的影響,庫克點出了西方音樂中思考音樂的兩個習慣:將音樂脫離時間脈絡思考、音樂具有表達聲響本身以外的意涵。
在將音樂脫離時間脈絡思考的部分,庫克認為不管使用語言、樂譜、錄音...任何一種媒介保存音樂,均會有其媒介形式的限制,而不可能百分之百忠實重現音樂。因為音樂存在於時間脈絡之中,且音樂除了聲響以外,更重要的是聽眾在當下時空環境的體驗。故就算真的完整重現了聲響本身,也會因為所在時空脈絡的不同,而對人產生不同的意義。故若只是一味的以分析樂譜的曲式、和聲發展為目的,並認為這樣就是音樂學的研究。這樣的學術觀點完全沒有涉及音樂對人的意義,而被庫克評為空泛的純粹實證主義。
在音樂能夠表達聲響本身以外意涵的方面,庫克提出西方思維中意義形成的兩種方式:圖解及建構。圖解意指客觀標準的達成以形成意義,在音樂的領域中則指樂譜的演出;建構則是將參與者加入意義形成的過程中,藉由不斷地再現音樂,而使得這群參與者形成對音樂共同的認知,進一步賦予音樂意義。
在意義形成的過程中,這兩個概念並非獨立運作,而往往交互作用。而音樂如何對人形成意義也是庫克認為音樂學研究最應該關注的議題。
最後庫克提及了音樂學研究其他可能的面向。庫克回顧了Kerman的著作《Contemplating Music》,Kerman認為音樂研究不只是研究音樂本身,而是對音樂所處的文化脈絡進行文化評論。庫克認為將文化評論的概念進一步衍伸為自我評論(self-critic),意指在進行文化評論時,對自身所屬的文化脈絡及意識形態需抱持著同樣的批判精神。
另外庫克藉由historically informed performance的現象提出了以「演奏風格轉變」作為音樂史書寫核心的全新史學觀點。
本書自從90年代出版以後,幾乎目前所有的主流音樂學研究觀點均受其影響,如果對音樂學研究有興趣的學子,本書可以說是一本不可忽略的重要著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