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28日 星期三

【樂評】克尼亞瑟夫 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獨奏會 評論

克尼亞瑟夫 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獨奏會 評論

樂學所 王敏而

時間:2013/4/29
地點:國家音樂廳

克尼亞瑟夫1961年出生在莫斯科,是現今中生代最重要的俄羅斯大提琴家之一。1979-1986年間在莫斯科音樂學院向著名的大提琴教授費多瑟柯習琴。他1979年在佛羅倫斯舉辦的卡薩多國際大提琴大賽中獲得第三名,1987年在義大利特拉帕尼(Trapani)國際室內樂大會中和妻子共同奪得第一名,接著又在1990年柴可夫斯基國際大賽中奪得大提琴組的第二名而受到國際注目!


1994年在一次南非的演奏旅行中,夫妻一起遭受到交通事故,妻子當場死亡,克尼亞瑟夫也身受重傷,無論是生理或心理,克尼亞瑟夫都受到嚴重的打擊。在羅斯托波維奇的幫助下,克尼亞瑟夫漸漸從傷痛中站起來,開始了演奏活動,1997年時在聖彼得堡所舉辦的蕭士塔高維契紀念音樂會上,克尼亞瑟夫正式回到音樂會的舞台。克尼亞瑟夫在Warner唱片公司所灌錄的一系列唱片,包括巴哈的六首無伴奏大提琴組曲、蕭士塔高維契的第二號鋼琴三重奏、拉赫曼尼諾夫的鋼琴三重奏「悲歌」同時皆奪得英國留聲機雜誌當月推薦、法國金叉獎、德國回聲大獎的多重肯定。
 
克尼亞瑟夫
現年五十多歲的克尼亞瑟夫,正在一個演奏家如日中天的年紀。今晚的音樂會克尼亞瑟夫一口氣安排了2.4.5號巴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還特別多了一首克氏自己改編的夏康舞曲。算是相當吃重的曲目安排。相較於許多德奧系的大提琴家在演奏巴哈時強調功能性和聲的進行以及多聲部的處理,克氏的演奏則強調外聲部旋律線條的連貫,並且製造豐富的音色變化。音色變化的面向,克氏主要藉由改變弓與指板和橋的距離以及弓的不同區段來控制。大體上下弓時弓會偏向指板,使音色較暗;上弓時則靠近橋,增加聲音的穿透力及張力。弱奏時集中在上半弓,需要音量時則回到下半弓。左手的抖音使用的相當節制,不一定是較長的音符都加抖音,而是搭配音色的變化使用,往往是在長音的中段才會加上抖音。如此豐富又細膩的音色變化提供了一種功能性和聲以外的詮釋視角。

外聲部線條維持的部分,克氏運弓的速度較快,不會在弦上施加太多的壓力,也沒有太多弓咬弦的雜音。上弓至弓根處轉下弓時右手腕先向上提,減輕弓的壓力後才換弓;下弓至弓尖轉上弓時手腕則反向運動。流暢的換弓以及運弓技術是克氏能夠維持外聲部線條連貫的重要原因。但相對的問題則在於除非克氏特別強調(例如夏康舞曲),否則大部分段落中的內聲部線條進行往往是不連貫的。此外,克氏強調外聲部弦條的連綿不斷,有時也讓人稍有樂句過長,找不到空間換氣的壓迫感。

整體而言,克氏今天的演奏給人一氣呵成的巨匠感,深深攫獲聽眾的注意
力,是相當成功的一次舞台演出。


開頭兩段基本介紹取自兩廳院網站http://tinyurl.com/ctzyjs4

(編註:配圖亦來自同一網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