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6日 星期三

【影評】2012金馬影展小評六篇


2012金馬影展小評六篇

◎中文三 黃昱凱

隨著十二月的到來,一年一度的影壇盛事金馬影展也隨之落幕,或許是為明年將屆五十週年擴大舉辦的金馬獎鋪梗、也欲使觀眾一飽眼福,本次放映片單的深度、廣度皆令影迷大開眼界,並為錯過幾部影史鉅作扼腕。幾部成名多年的經典重新放映令人振奮,暌違大銀幕多年,數十年後再看,仍是回味無窮。也許錯過這次,要再等十年才有再次放映的機會!以下僅就我所觀賞的六部電影,略言此次盛會所得的收穫。


(一)男孩看見血地獄

第一次看布里蘭特曼多薩的電影,而且這場還有映後座談,稍稍顛覆了我當下看完電影後的一些想像。這位菲律賓導演展現了無比的細心,營造極度寫實的畫面。我曾去馬尼拉旅行,那些都是我所親見的街景。寫實到這樣的程度,包含燈光、市場、車窗外的街景、車流。其實全部都是刻意安排的,原本以為某種微妙的巧合才有的,其實都是導演的手法。另外,電影前段使用35mm手持攝影、後段則用HD camera拍攝,也起了有趣的作用。

導演說,這是描述一段「旅行」的電影,如此說來,我這次影展幾乎是以旅行作為貫串主題了。這部片的主題,或許可從兩部分切入,其一、顯而易見的是對馬尼拉腐敗治安的批評,也可牽涉社會結構的議題;但導演的初衷,是要說「死亡」的真實與突如其來。可以注意男人站在巨大招牌上要跳樓自殺的那場戲,可視為對這部分主旨與後面鋪展的寓示。

不過,斷定一部片的主題是什麼或許不是最重要的,一如羅蘭巴特說過的作者已死。因此我更關注的是手法,如何去呈現這個主題。搖晃的鏡頭強烈地意圖使觀者不安,且近3/4的場景是黑的;配樂很少,懸疑、尖銳的電子單音隨著男主角的情緒起伏。於是觀眾與他的情緒就同步了,這樣的不適感恰好足以充填男孩親眼目睹死亡的不安。要營造「殺害」這樣疏離於日常生活的情緒並不容易,但透過細膩的手法,聲音與影像的配合,這部片做到了這樣的境界。另外,片中有極多瑣碎的生活化鏡頭,它們都是有意義的,尤其最後男主角搭的計程車爆胎,卻又找不到其他交通工具(前段男主角想要摩托車,可見交通工具代表的價值)只好再被困回原本的計程車中。以及相連的他老婆在家炒菜的畫面,這時鏡頭總算是光線充足了。作為「旅程」的一部份、回歸的寓意(真的回得去嗎?),這些都是耐人尋味的片段。

這部雖然是我影展的最後一名,但仍可稱精采,今年沒有雷片。最喜歡的是片頭的市場街景,注意有一幕是屠夫在一隻活跳跳走來走去的雞旁邊著雞肉。做為全片的隱,非常厲害。

(二)天使威士忌

也是我的第一部肯洛區電影,以他的老字號而言,是滿稀奇的。拿了今年的坎城評審團大獎,卻是部能輕鬆下嚥的電影,甚至到後半段有點變爽片了。不過,除了詼諧幽默的對話與皆大歡喜的結局,更該注意的是導演一貫的關懷社會底層眼光,正視英國街頭治安的死角、年輕人的困境:毒品、械鬥,男主角的床(那甚至不是一個臥室)被空間、聲音不斷壓迫,似輕實深地表達他的困頓。與《男孩看見血地獄》相較,不難看出其中相似的結構性壓迫,但不同的是,英國年輕人有被救贖的機會,天使,不是來自父母,卻是社會勞役的觀護人,這代表了什麼?家庭在人格教育的消失,或許也是英國社會問題的一環。至於威士忌在英國人(更精確地說,蘇格蘭人)心中有著特殊的地位,十五世紀後便幾乎可作為平民飲酒的代名詞,被用來作為拯救一名社會底層青年的契機,也是非常洽當的。其次、青年竟然最後被逼得只能用違法的手段才有自新的可能,這樣的社會結構自然是有問題的。不過,或許也有可能是英國人覺得,只要是有能力的人,守法好像就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哈利波特就是很好的例子。當然,片中警察一副吃人夠夠的嘴臉,大概也是導演幽默的批評。

片中少有出乎意料的運鏡,只能說導演手法老練、平實而流暢地說故事。最令我感動的是小孩出生那段,雖然我們總對社會的不公不義感到憤懣,而電影出於現實,最終仍是要回歸,檢視社會的某個切片的。但新生命的誕生竟有如此令人感動的力量,遠遠超越了這樣的悲憤情緒;卻又神祕難解,生命的奧祕、靈魂,仍是科學未能盡解的。或許也是導演提出,關於生命困境的解答。

這部電影中也出現了一段旅程,毋寧說是場冒險。沒有什麼太沈重的陰影,或是說,陰影被隱藏的很好。意圖使人想喝酒的電影。觀後細想,導演尖銳的社會批判層層揭露,不愧是一代大師。


(三)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

六零年代法國新浪潮電影的經典風格,也有許多有趣的實驗性手法,最出名的當然是片中時間流逝速度與現實相仿,這次金馬為了向這部片致敬,全部場次的播放時間也都訂在五點到七點之間。跟拍似地營造女主角生活切片,雖然只是些日常生活,逛街、聊天、散步,卻不感覺瑣碎,不時有有趣的運鏡令人會心一笑。如巧妙利用鏡子倒影與與實像的帽子店片段、播電影的橋段,有個色彩的詼諧對換,雖然是部黑白電影,但導演的巧思與幽默令我印象深刻。也可視作對電影,前一個世代的默片的反思。就那個世代而言,導演的省思藏在電影裡是很關鍵的手段。

貫串全片的是漫遊巴黎的主軸,令我想到侯麥的《獅子星座》,同樣的漫遊巴黎,同樣的主角也在喜訊與惡耗之間游移,並做出反應,理應充滿了戲劇張力,卻又被十分平實地處理。值得注意的是電影被分為一個個章節,雖然沒有明確的切割,但每個章節有不同的人名,再對照那一片段的開頭與鋪陳,誰被推上獨白的舞台,默默道出自己的OS,用以建構克萊歐這個女明星的各種面向,是很精采的手段。另外有個我很喜歡的片段是克萊歐在咖啡店點了自己的歌、不停觀察客人那幕,結果沒有人發現她的存在,對如何感知自我提出懸問。當然,片頭塔羅牌的那一幕對全片的寓示是顯而易見的。片中許多對話都充滿詩意與哲學辯證,也可能是字幕翻譯不夠完善,有些橋段頗耐人尋味,值得再看一遍。

(四)愛在戰火迷亂時

因為影評人推薦而去看的電影,非洲的電影在台灣應該很難得見。導演是加拿大人,不說幾乎看不出來,這部片捕捉的非洲幽影的確十分成功。在看過的幾部來自第三世界的電影中,也是十分特別的存在。其他電影大多是混亂陰闃的城市物語,但這部片攤開來的,是血淋淋的戰亂、依舊留有野性的村落。透過西方電影的手法講述這片黑色大地的故事,這種野性力量竟又能反饋、改變了一些來自西方的習性,生出獨有的味道。女孩看見的幽靈形象、死去父母的泣訴、慘白的裸體、多靈信仰、人神混雜......,無不帶著生猛的新鮮感,很容易被牽扯進那樣的情緒中。並不時被突然出現的鬼魂嚇到。

透過手持攝影機的搖晃,自然營造真實感,更有趣的是,這樣的技巧與戰亂結合,生出不穩定的氣氛。也暗示了整部片的顛沛流離。而比起戰亂,更能貫串全片的其實是一段旅行,雨林、河流、莽原,色彩鮮明,脫離了許多戰亂片的陰暗色調,許多遠景鏡頭出現了巨大的文明建築,如電波台、鐵路,與自然原野交雜的畫面,這樣的割裂,也是當前非洲的問題之一。另外,河流在片中經常出現,或是不見蹤影但聞湍聲,可注意水所具有的生命意象,在非洲當尤是如此。女主角的生產,也是在河邊的。新生命的誕生在此片中也有十足的戲劇張力,電影始於母親對新生兒的獨白,這些囈語也貫串了整部電影。

部落音樂在配樂上自然不能缺席,在祭典慶禱的幾個場景中,這些充滿生命力的音樂帶有濃厚的情緒,這樣的情緒是超越單一的歡愉,群體的狂歡,令人想起《日月無光》中對於慶典的詩意析論。之於女主角,熱鬧的場面卻是她無法融入的。配樂在此片中承載了多面向的情緒,就也不忍苛責其必須使用大量音樂來填充劇情了。女孩深受夢魘所苦而拉著大鐵門的那一幕卻因背景音效使我印象深刻,鐵門的刮擦聲配合畫面跳動,帶動劇情到情感的高潮。
名字的出現與消失或許是很巧妙的暗喻,名字在巫筮思維裡應有重要意涵,名字具有魔力,也代表了身分的認同。可觀察誰叫了女主角的名字「科摩娜」誰又只叫她女巫。外來文化符號在片中也有些詼諧的呈現,中國功夫、好萊塢電影都有些影子,這也是導演細膩之處。

以新生代導演與新片而言,這部電影的確有超出水準的演出。跟這次看過的幾位大師經典相比畢竟遜色。可以肯定的是,在本年度,光是導演流順的敘事技巧就能佔一席之地,又以非洲戰亂為主題,更顯其難能可貴。

(五)日月無光

令人贊歎的經典之作!無疑是今年觀影首選,克里斯馬克不愧是鬼才大師。原本以為作為姊妹作,與《堤》應有許多相似處,其實迥異卻同樣經典,同樣是影像詩敘,本片以流動的影像取代《堤》的照片,片長更長,更能讓導演一展長才。整部片幾乎沒有劇情,卻完全不會想睡,不斷有令人驚豔的片段出現。連片尾字幕都美得驚人,正片除了美麗,醜陋亦兼備之。直接面對死亡的鏡頭,野性與自然真實纔會如此令人震撼。

片名來自穆索斯基的樂曲Sans Soleil,片中曾對太陽定義:光與熱,反面思索,無光無熱便不能稱作太陽,那麼,片名「無光」的「日月」便不是太陽了,或許是導演對「名」的破譯,這大概是片名諸多隱喻之一。關於名字,還有兩處頗富趣味,一是旁白口中日本友人與旁白自稱喜歡的動物(貓、貓頭鷹)的連結,這位友人在片中也作為許多有趣片段的提供者。二是旁白中不斷提及的「他」、「我」各自指誰?似乎不單純是導演,同樣地,名詞的定義充滿了流動性。

背景音樂也十分任性地與影像不同步,某些聲音的片段,如車站的嗶卡聲,會被不斷重複成底噪,整片更像癡迷於電子音的解構性,也可以是對音樂的重定義。全片以導演旅居世界各地時的拍攝影像為材料,多是日本與非洲。值得注意的是,人類幾乎都是集體出現,只有少數幾幕有獨自一人的畫面,比如沙漠中的燈塔,而這幾幕大多強調某種畸零、極端的狀態;集體才是常態,或是導演眼光所樂意投注的,集體的狂歡詩學。其中又以祭典為多,革命也可被視作一種祭典;電車上的人們沈浸在集體的夢中,既然牽扯到夢,我們不禁開始懷疑,那些祭典與革命的故事是否真實存在,抑或只是夢一場?

旁白敘述讓一切充滿詩意,濃厚的哲學思辨可見導演思想的脈絡,大多於死亡、時間、記憶間不斷論述糾纏,在建構同時卻又自行解構。旁白與影片的時間是割裂的,省思的語句有時搭配影像正好能相得益彰、有時卻又巧妙錯位,展現更高層的思考、甚至有些詼諧揶揄的絕妙片段。在這樣織密的架構下,充滿值得反覆咀嚼的意象,是部十分複雜的電影。無法從簡
短的影評中看見導演企圖創造的巨大脈絡,透過自體觀看才是唯一解,至若重看者,想必次次都仍能保持新鮮感。

(六)鸛鳥踟躕

美麗而哀傷的一部片,安哲羅普洛斯一貫的風格。幾乎只用一曲手風琴配樂,可能是人物情緒的迴盪,也可能是畫面外的吟遊詩人演奏,透過各種方式不斷繾綣的哀傷樂音。同樣使用詩句般的對白來訴說一貫的主題:邊界、民族、旅行。整部片呈現種黏稠、緩慢的調調,一部份來自其非線性的、或是刻意模糊的時間軸;另一部份,是這部片的陰鬱彷彿刮著骨子,情緒從不聲張,但能明確感受其暗流。

當初挑這片,其實是因《蒙馬特遺書》書末引用了片中的詩句。奇怪了,從未被迫遠離家鄉的我,為何能被導演的鄉愁深深觸動。或許惶恐於自身的歸宿,是人類共有的陰影。片名「鸛鳥」來自片中上校單腳站在國界上的姿態,這個事件是導演真實的際遇,也成了拍這部片的靈感源頭。鸛鳥是候鳥,究竟要跨過幾次邊界,才能回到故鄉?這是候鳥,也是流離失所的民族。飛翔是中斷的希望。政治家在河岸逡巡、伸手進入水底抓攫,也是鸛鳥的形象。河流在片中有巨大的隱喻,水讓整部片霧濕,雪、雨、水坑。水的聲音充斥,「我們該要聆聽雨聲背後的音樂。」政治家說。然而阻隔家鄉的河水不會停止流動,纔會有那場無聲的婚禮,聲音被河水奪走了。片頭一段讓錄音卡帶漂過河流,卻是聲音傳過來了,人仍無法跨越。

名字與身分是導演所欲辯證的,政治家與少女的父親其實由同一人(馬斯楚安尼)飾演,但政治家的妻子看到他之後卻說不是他、片尾的小孩說看到他離去,然而他到底是不是政治家,片中沒有肯定的答案。身分同樣是流動的,也許只有在真正回到故鄉時,才能找回自己的身分。名字的有無也是很有趣的發現,片中的主要人物記者、政治家、妻子,都沒有被明確地提及名字;片頭一整列大聲喊出名字的士兵是強烈的對比。若名字代表身分,原來連記者都是失落者。那又有誰是能得到救贖的呢?不禁讓人想起,那個還未說完的風箏的故事。

片中常有記者鏡頭、真實鏡頭與鏡子的交互切換。在虛實之間游移,原來二者是並存的。可與身分、名字的模糊相參,故鄉在夢裡真實、腳踏的卻是異地。然而鏡頭無所不在,畫面黑框,又何嘗不是邊界?於是又回到了主題,要跨越幾次邊界,才能回到故鄉。我最喜歡的是飯店內服務員露出刺青的那場戲,情緒被帶到高潮,那是毫無遮掩的傷痕呀!演員也有展現足夠深刻的情感,跟前段眾人吹奏let it be的歡騰呈現鮮明對比,畫面更顯凝重。最後一幕電話配線工與記者的長鏡頭美的令人毛骨悚然,平緩拉遠的鏡頭竟比什麼都強烈,原來每個人都該是孤獨的啊!終於瞭解為什麼片頭的偷渡者要跳海自殺,或許全片都是為此而做的解答。
遺憾的是,克里斯馬克、安哲羅普洛斯兩位大師在今年與世長辭。雖尚算初涉他們的電影世界,但已永遠無法忘記,二位導演與哲人的深邃鏡頭。回顧今年,的確有幾次在臉書上跳出動態更新,說安哲羅普洛斯過世了、克里斯馬克過世了,這樣的框框跳了兩三次,也就消失了,在地球的另一頭,兩位大師的逝世想必引起不小的波動,我心中也起了某種焦慮,深憾還來不及多加認識他們,卻也因為他們的離開,才能在金馬影展播映他們的作品以為紀念,讓我們終得機會認識他們的憂傷、思考與凝視。更慶幸他們的靈魂,能深深烙印在膠卷影格上,留下不朽的身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